「迷你倉」背後:年輕人嘗鮮 創業者開荒

迷你倉」背後:年輕人嘗鮮 創業者開荒

當你有各種家具雜物、換季衣物、閑置書籍和文檔設備,舍不得扔但家裏又沒地方放的時候,該怎麽辦?

有一批創業者推出了一個解決方案——「私人迷你倉」。

創業者們將一個大倉庫改造成若幹個小倉庫,小到0.3平方米、大到100平方米,最小按天/周為單位進行靈活倉儲租賃,價位在幾百元到一兩千元不等。裏面包括智能除濕、紫外消毒(定期為物品消毒殺菌)、紅外感應(自動照明)、遠程監控和智能開鎖等功能。

創業者們認為,在寸金寸土的城市裏,房價動輒幾萬一平,「迷你倉是一個有價值的行業。」

但作為「舶來品」的迷你倉,進入中國十年來似乎有些「水土不服」。迄今為止,它依舊沒有與其服務內容相匹配的大眾認知度。

不過,如今願意為迷你倉買單的年輕人逐漸多了起來——有00後為了居住空間更寬敞而將雜物放在迷你倉裏,也有90後用迷你倉解決搬家中轉的難題,之後愛上了迷你倉……

1

為私人倉儲買單

今年2月,即將大學畢業的00後王梓,在北京與同學一起花了2000元合租了一間15平米的次臥。一開始,她們覺得15平米的面積足夠兩個人居住,但住了一個月,她們就開始為擁擠的居住空間苦惱。

「我們的生活物品特別多,我倆也不太愛收拾房間,感覺所有東西都是東一堆、西一堆地扔著,屋子看起來亂糟糟的,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了。」王梓向「創業最前線」表示。

雖然是租的房子,但生活是自己的,王梓兩人不願將就,「還是希望每天下班回家後的生活環境是溫馨的。」

但由於還沒畢業,兩人的實習工資也不夠再換一間更大面積的房間。於是,兩人就體驗了一回迷你倉的便利。

「我有一個喜歡cosplay的朋友,了解到我們對空間的需求,就向我們介紹了私人迷你倉服務,她平時的衣服都是放在迷你倉裏。」王梓聽完朋友的介紹,就對「私人倉庫」起了興趣。

3月,王梓聯系了迷你倉管家了解情況。

很巧的是,她發現迷你倉離她家裏很近,「就在我們小區裏面,從我家坐電梯可以直達倉庫點,店裏有監控很安全,也可以24小時自由存取物品,非常方便。」

於是,王梓和朋友在網上購買了迷你倉服務,1.16立方米的倉櫃,單價每月每立方的價錢是165元,當時正好趕上活動,買1元抵50元券還抵了50元費用。

「一個月下來兩個人均攤也就50多元,若沒有活動,每月我們也就是多花費80多元。但屋子的雜物少了,心情都變好了。」王梓感慨,這錢花得值。

圖片

圖 / 某迷你倉倉櫃,王梓提供

相比剛剛接觸迷你倉的王梓,1992年出生的白領林西,則會長期把一些衣物和雜物存放到迷你倉中。

林西是因為2020年需要將老小區的房子裝修才與迷你倉結緣。

「因為老房子需要裝修,我們就要重新租個地方住,但裝修要花不少錢,我們就沒舍得租大面積的房子。」林西表示,當時,房屋裝修預計需要3-4個月,而租的房間放不下家裏的雜物,為了維持家裏的整潔度,她就想起了早前在網上看到的迷你倉。

當時的倉型有很多,從1立方到30立方不等,可供自由選擇,租期也很靈活。而且工作人員會幫忙聯系搬運,還有現場物品如何合理擺放都有工作人員幫忙。

「前後租了4個多月迷你倉,給我留下的印象也不錯。」林西表示。

此前,她最害怕的就是衣物會受潮發黴蟲蛀,但體驗過後就不擔心了,「倉內有溫濕度控製系統,保證倉內處於正常的溫濕度環境,還有定期的除蟲滅鼠,整體體驗非常好。」

圖片

圖 / 迷你倉會保持智能溫濕控製

她還透露,在廣州回南天也不用擔心自己的家具衣服回潮。此外,由於這是私人專屬的倉庫,只有她才有鑰匙,就算是工作人員,也沒有權限去打開倉庫,「還挺讓人安心的。」林西說。

圖片

圖 / 裝有衣服雜物的倉櫃

在擁有了便捷的倉儲體驗後,2021年,林西還將衣物存進小尺寸的迷你倉中,以此維持新家的整潔度。

根據艾媒咨詢數據,超過五成的迷你倉用戶年齡在26-30歲間。顯然,租賃方式靈活且價格適中的迷你倉,正在為年輕人解決生活中的儲物難題。

對此,自助倉品牌「迷你考拉倉」創始人秦軒也表示,迷你倉的需求場景很多。如今,越來越多人願意租一個迷你小空間來存放閑置的物品,以讓原來的居所有更多的空間。其中,買房裝修房子、存放各種家具雜物、換季衣物、閑置書籍,以及公司的文檔設備等居多。

隨著年輕人開始為迷你倉買單,似乎讓迷你倉在國內重燃了發展機會。

2

重資產的迷你倉

說起來,迷你倉算是一個「舶來品」,最早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。

當時,它的主要用途是用在搬家的流程中,同時也為了節省居住空間,用於存儲各種家具雜物和大件設備等。

如今,自助儲存倉在美國已隨處可見,並且以每年7.7%的速度增長,有10%的家庭每年花90美元租賃一個家庭倉庫,成為了美國家庭的必備空間。在美國,這是一項高達380億美元的成熟產業。

在2010年左右,迷你倉這項新興的租賃式倉儲業務悄然進入國內市場。

據北京某社區倉儲公司的調查統計,目前有50%的家庭雜物過多,而這些雜物大多數是偶爾會用,扔掉可惜的物品,他們對於社區倉儲的需求很旺盛。

秦軒本科就讀於哈佛大學的經濟學專業,他對北京、上海等一線城市的觀察是,在寸金寸土的城市裏,房價動輒幾萬一平,「迷你倉是一個有價值的行業。」

不過,迷你倉在國內是一個十分重資產的行業。

對比來看,歐美地區的城市結構比較松散,倉庫都建在郊區,「他們往往會將那塊地買下來然後自建門店,門店占地面積至少在幾千甚至上萬平米。」秦軒舉例道,而且美國的家電等大件物品價格昂貴,美國人也願意租用倉庫來儲存。

但在國內,環境的便利性和安全是大多數人首要考慮的因素。

因此,迷你倉選址最重要的考量就是離用戶近,迷你考拉倉的理念就是這種小倉庫應該是在用戶幾百米之內,「我們叫做百米之內的智能存儲,所以距離可能是我們考慮最重要的一個因素。」秦軒對「創業最前線」說。

但國內一線城市的房價持續增加,加之要離居民近,迷你倉的租金成本投入註定不是一個小數目。

對此,廣東的迷你倉創業者劉偉(化名)也深有體會。

劉偉在廣州開設了兩家迷你倉門店,每家門店可提供的倉儲面積約500平方米。每家門店提供200多個儲物空間,尺寸類型在3-40立方米,「倉庫地處城市中心區,地價也不低。除租金成本外,還有設備、人力等成本,一並算下來,每家分店的投資至少也要幾百萬元。」

秦軒也表示,建立迷你倉根據門店的規模和人流量的不一樣,每家門店投入的成本小到十幾萬,大到上百萬的投資都很正常。

「除了租金外,為了保證安全性,智能硬件在我們門店的投入成本已經達到1/3或以上。」秦軒透露,迷你倉門店設有24小時監控和門禁系統,只有客戶才能通過門禁密碼進入倉儲門店;門店每天會有專人巡檢,若有異常會第一時間處理。

此外,除濕通風設備是大部分迷你倉的基本配置,保證了客戶存儲的物品不會因濕度招致損壞。一些自助倉還會定期請蟲害公司上門檢查,也為自有倉儲大樓購買了常規保險,提前做好各種防護工作。

「而且,為了公司進一步發展,技術層面的底層開發也要涉及更多的前期投入,包括系統搭建,科研工作等,總體的成本占比會更高。」秦軒表示。

投入大,但回報時間並不短。

劉偉透露,有些迷你倉最快的回報周期是一年半到兩年,有些迷你倉的回報周期可能在4-5年,「還是要看出租率多少,不過,出租率達到40左右,門店都能盈利。」

在秦軒看來,迷你倉是一個規模生意。

「就像便利店一樣,每家門店盈利一點,達到一定規模,才能實現利潤的增長。」秦軒坦言,迷你考拉倉如今已經在全國五座城市開出500+家門店,如今還在繼續擴張,「我們希望今年的門店能夠有30%-50%的增長。」

劉偉也認識到開店的重要性,「我準備今年再繼續開店。」

繼續深耕開店,是創業者們一致目標。而在這一行,創業者註定就像開荒一般,要一點點把迷你倉的價值和門店「植入」更多年輕人群體和國內城市當中去。

3

迷你倉行業的挑戰

不過,相較已經成熟的國外市場,迷你倉在國內市場還是有些「水土不服」。

最明顯的一點是,迷你倉行業在國內落地生根已經十余年,但行業的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。甚至用戶的倉儲教育也還處於早期,目前行業也沒有太多投融資活動。

「其實很多人都對迷你倉的應用場景有需求,但是很多國人還不知道有迷你倉這個服務。」秦軒坦言,迷你倉行業還處於用戶教育的階段。

對於很多人來說,迷你倉仍屬新鮮事物。

80後許瑩表示,她在北京生活了近10年,但一直不知道身邊有迷你倉,「一直到去年,因為臨時急需一個倉庫放置東西,才在鄰居的介紹下知道了這個行業。」

就連一位媒體人也說,在聽到國內有迷你倉這種租賃形式時也比較驚訝,「之前只在國外的電影裏看到老外總是租一個小倉庫用來堆放東西,但我還不知道我們城市的角落裏還有這樣一種業態。」

對此,身處行業的創業者們更是深有體會。

「我們做社區宣傳的時候,就會有用戶說從來都沒有聽說過迷你倉,他們甚至會覺得迷你倉會很low。更多人從觀念上就不理解迷你倉,覺得為什麽要將家裏的東西另外花錢放到迷你倉裏。」在秦軒看來,用戶教育是迷你倉行業最具挑戰的事情。

很顯然,居民們還沒有這種「租賃空間」的概念。

因此,這就需要迷你倉管家對用戶進行介紹,告訴用戶迷你倉的使用場景,還要帶他們去親自體驗,「只有他們發現環境和產品服務特別好,讓他們擁有了這樣的概念,才能發掘到需求。」秦軒說。

與此同時,迷你倉又是一個低頻的生意。

秦軒表示,還有很多用戶雖然知道了迷你倉這種事物,但對方可能要過一年、兩年,甚至更久才能碰到使用場景,從而有這樣的存儲需求,「感覺還是怎麽讓大家對行業有個認可度的問題。」

事實上,根據艾媒咨詢的數據,2020年中國52.3%用戶已體驗過迷你倉。在這些體驗者當中,37.4%表示未來對迷你倉有需求,14.9%表示未來對迷你倉不會有需求。此外45.1%用戶認為現在對迷你倉暫無需求,未來可能有需求。

也是因為這種特性,以至於創業者們默契的並不太關註行業內部的競爭。「現在最重要的是用戶教育。」秦軒再次強調。

艾媒咨詢數據顯示,2020年中國迷你倉行業市場規模為11.4億元,同比增長28%,預計2021年有望增至14.0億元。誠然,行業的增長速度並不慢,但行業的市場規模卻不大,只能算是一個小眾行業。

當然,創業者們依舊認為,隨著行業用戶教育的不斷提高,產品和服務的不斷完善,依舊具有不錯的前景。

因為迷你倉雖然低頻,但租賃時長卻並不短。

秦軒透露,迷你考拉倉的客戶平均存儲周期達2-3年,甚至有很多用戶從迷你考拉成立開始,就一直陪伴他們。

「讓用戶可以像管理網盤一樣管理放在迷你倉的物品。」秦軒認為,想繼續留住用戶還是要不斷升級——數字化發展是迷你倉的發展趨勢,比如人臉識別、溫濕度監測、防火防水等都要達到遠程控製。

具體來說,就是讓用戶的每一件物品都能夠聯網,用戶不光可以遠程看到迷你倉內物品的狀態,還可以對物品進行實時跟蹤和管理。比如用戶需要物品又恰巧不在,還能遠程通過小程序讓朋友或者閃送幫忙解決,讓用戶存取物品更靈活方便。

「我覺得城市裏現在有辦公空間、商業空間和居住空間,未來,一定會有第四種空間——就是存儲空間。」秦軒說。

當然,想要做到這種形態並不容易。正如秦軒所說,迷你倉是一個長期的生意。目前,從業者還面臨著不少挑戰,如何讓更多年輕人認可並使用迷你倉,將決定這個行業的生命力有多長。